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风景 Waterworks Road 3张

fuzhaopeng 2008-7-20 01:53:3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澳大利亚
WaterWorks RD 2 2007-10-22 13-17-44.jpg

WaterWorks RD 2007-10-22 13-17-44.jpg

WaterWorks RD 3 2007-10-22 13-17-44.jpg

这一组"相对"要好一点点
紫边仍然可见
第三章左端失焦

顺面看看自己简陋的相机:
Nikon S5
傻瓜机,1/2.5英寸CCD,6M像素,无VR(Nikon防抖,就靠三脚架了),无手动模式,无光圈优先,无快门优先,特定模式可用B门,ISO 50-600(这个基本是废物),F/3.2
镜头NIKKOR 5.8-17.4mm 1:3.0-5.4 (总算还是有一枚ED镜片……)
1.jpg

[ 本帖最后由 fuzhaopeng 于 2008-7-20 02:34 编辑 ]

大神点评(7)

rambler 2008-7-20 01:59:3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注意到你的ISO都只用了50, 当时的光照条件很好吧,不过你说的"很一般的数码" 好象也不一般了,普通相机好象没有F9.9和ISO 50,我记得我那个G9也最大也就8.0,ISO最低也就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uzhaopeng 楼主 2008-7-20 02:04: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原帖由 rambler 于 2008-7-20 01:59 发表
注意到你的ISO都只用了50, 当时的光照条件很好吧,不过你说的"很一般的数码" 好象也不一般了,普通相机好象没有F9.9和ISO 50,我记得我那个G9也最大也就8.0,ISO最低也就80

Nikon的机器基本都有ISO50,包括卡片机(D70s和镜头没带过来,S5是Nikon的卡片)
没有光圈优先,没有快门优先,全Auto的情况下
也只能靠ISO来调节了
一般情况下,数码相机能用低ISO的就尽量用低ISO,可以得到尽可能少的噪点,但对于我来说这主要是用胶卷机时候的习惯问题了
就像原来用Nikon F80胶卷时,柯达的100一般要比250的成像质量要略微好一点(色彩的饱和度和锐度,当然要是光线不好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在就是感觉柯达的400不如fuji的好,起码原来送北京去洗的数卷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在就是,亮度上面按经验降了0.7ev (-0.7EV)

[ 本帖最后由 fuzhaopeng 于 2008-7-20 02: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ambler 2008-7-20 02:06:5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暴光补偿真的是得靠经验了...一般像我这种菜鸟是很少去调EV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uzhaopeng 楼主 2008-7-20 02: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原帖由 rambler 于 2008-7-20 02:06 发表
暴光补偿真的是得靠经验了...一般像我这种菜鸟是很少去调EV的...学习了

一般晴天或者多云情况下单反稍微降2.7-0.7比较的合适,可以保留更多的暗区细节,但一定要用RAW格式拍摄
哪怕是储存卡容量告急,也不应该舍去质量,因为RAW格式单独保留了图片的亮度信息
最后在Photoshop调整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几乎完全无损的调整画面的明暗
在就是一点点的Tip:去冲洗照片的时候,暗区加亮所丢失的细节比亮区减暗要少
所以宁肯稍微曝光不足也不宜曝光过度,除非追求某种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ambler 2008-7-20 02: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原帖由 fuzhaopeng 于 2008-7-20 02:16 发表

一般晴天或者多云情况下单反稍微降2.7-0.7比较的合适,可以保留更多的暗区细节,但一定要用RAW格式拍摄
哪怕是储存卡容量告急,也不应该舍去质量,因为RAW格式单独保留了图片的亮度信息
最后在Photoshop调整的时 ...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LENCE 2008-7-20 13: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第二张图离我家50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ekuler 2008-7-21 19:30: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不错的色彩 为什么下面非要加大黑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商业推广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