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学者风采】“聚焦澳洲华人学者”系列访谈 2016第一期

cpat 2016-6-22 00:17:11 阅读 8116 来自: 澳大利亚
导读在逆境中寻找积极,在困境中寻求改变,在选择中学会妥协,本期华人学者访谈,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迪肯大学科学、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周万雷教授,一起分享他成功背后的故事。
  • 逆境更积极
周万雷教授今天的成功与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在周教授17岁的时候,由于当时的中国时代背景,他高中一毕业就参加了“上山下乡”。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那个时代的“无从选择”意味着什么,但是那段四川西昌的工作生活是却是周教授他迈向十八岁的起点,
“作为当地少有的一名汉族人,”他说,“学会和当地的彝族人交流很重要”。
然而这对于任何人,尤其是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都不是件易事。对于这段经历,周教授感触颇深,对我们侃侃而谈,他总结道,
“不要因为环境的不如意而沉沦,要积极,更要学会寻找积极!”
正是因为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西昌的那段日子里,周教授在学习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努力帮助他在1978年顺利进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并分别于1982年、1984年获得了工程学士、硕士学位。
  • 敢拼才会赢
1987年2月,周教授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一个月后,由于专业技术扎实,他顺利在校外找了一份程序员的兼职,这都要归功于周教授在哈尔滨学习期间积累的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其中最让周教授引以为豪的是他于1983年读研期间自主研发了一套分布式操作系统,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上。在此之后,周教授通过努力,成功地进入了澳洲国立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这对于一名海外留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熟悉陌生的语言和社会环境,并和母语为英语的人同场竞技,却是更需要勇气与胆识的。
1989年3月,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得到去美国阿波罗公司的工作机会,去帮助开发编写分布式系统内核。5个月后,他返回堪培拉继续学业,并于1991年获取计算机博士学位。几年前,笔者曾有幸与周教授交谈过,得知他博士时期有一段时间每周往返于悉尼与堪培拉做兼职程序员。每个周五晚上驱车前往悉尼,周日又赶回堪培拉。周教授的这种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 遇与选择
选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剂调味品,当机遇来临,如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周教授也不例外。博士毕业后,周教授收到了三所世界知名高校(三所高校分别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以及新西兰的一所高校)的工作邀请,到底何去何从也曾困扰着周教授,最终,周教授选择与夫人共同面对。当时,多伦多大学在计算机领域排名世界靠前,是周教授的心头好。可是,周教授的夫人考虑到多伦多气候偏寒冷,最终他决定放弃。谈到这些,周教授透露出对夫人深深的感激与尊敬。周教授表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适当的妥协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一次的沟通与协商让他们选择留在了墨尔本。
敢闯与妥协并不矛盾。一直以来,周教授对夫人的相随与支持心怀感激。他建议年轻的学子们,
“在生活问题上,要学会与亲人分享,并做出适合彼此的最优选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一个人。”
也正是得益于家庭的和睦和处世的智慧,使得周教授在加盟迪肯大学之前,在不同的科研机构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与学习,如早年的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为自己如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变则通 通则达
2002年,周教授受聘于迪肯大学,出任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当时在澳洲,优秀的华人科研学者很多,但是由华人出任院长一职的情况并不多见,能与澳洲本地同事良好的沟通是周教授成功一个重要原因,这与周教授“上山下乡”时期,与彝族人民的友好相处的学习经历是分不开的。不同的环境,同样的态度和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恰恰证明了只有在逆境中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有可能收获成功。
就在刚出任迪肯的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时,周教授心中也有难解的疑问:如何才能提高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周教授告诉我们,他喜欢能够带来启发的人和事,喜欢与不同知识背景与阅历的人交谈,因为从中可以得到灵感和启发。2002年,他曾邀请南加州大学的黄凯教授来迪肯大学访问,并在晚饭时与黄凯教授把酒畅谈。周教授的这种性格让他很快找到他解决问题的钥匙。当时,周教授研究的分布式计算领域,似乎已经略显“陈旧”,若要扩大学术影响,必须寻求改变。然而,改变是有风险的。作为学院的一把手,周教授决定放手一搏,大胆求变。于是,在2002年周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放弃了自己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之前并不熟悉的计算机安全领域,在之后的十年里,周教授和他的团队在计算机安全这个较新的领域也是收获颇丰。
在这次访谈的最后,周教授也向我们表达他一点小小的遗憾。他很遗憾自己未曾有机会师从一位分布式系统计算领域的名师。他的硕士导师侧重机器翻译,博士导师则擅长软件工程。由于没有对口的专业指导,在周教授早期的求学之路上,他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摸索,最终做出一番成就。周教授总结道:“要从逆境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并且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开辟通往成功的另一条路。”

【个人简介】

周万雷教授,于1982年和1984年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NU)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并于2002年在澳大利亚迪肯(Deakin)大学获得科学博士学位(高级博士)。周万雷教授现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信息技术首席教授,并任科学,工程和建筑学部副部长(主管国际科研合作),并于2013年获阿尔弗莱德迪肯总理教授称号(为大学可授予在校学术人员的最高荣誉)。周万雷教授曾经两次担任信息技术学院院长(2002年1月-2006年4月和2009年1月-2015年1月)。在加入迪肯大学之前,周教授曾先后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也曾就职于美国惠普公司。周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生物信息学、网络教学等。周教授至今已经发表了超过300篇国际期刊文章和国际会议文章,并在过去的5年里在IEEE发表了超过30篇期刊文章。


96979759344996897.jpg

(0)
cpat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